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,引导青年学子厚植文化自信,近日,胜利体育网站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李鹏丽以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》为题,给青年学子擘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。
以文化之“魂”铸青春之志: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自信。李鹏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开篇,从三个维度剖析发展新时代文化的必要性。一是从时代使命看,文化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战场。二是从现代化建设看,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正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强调的,文化强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赋能,还是城市发展中的文明塑造,文化都扮演着“根”与“魂”的角色。三是从民族复兴看,文化自信是最深沉的力量。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《封神》《射雕英雄传》等现象级影视作品的成功,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,让年轻一代在光影中触摸到民族精神的内核。 以青春之“笔”绘强国之梦:做文化传承的“后浪”。以邯郸本地实践为切入点,李鹏丽通过“村晚”、非遗展演、成语文化节等活动,带领同学们感受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。从“成语之都”“太极之乡”等文化IP的转化,到磁州窑文创、广府古城研学游等文创项目的火爆,邯郸正在用实践证明,新时代文化建设已推动全民族文化自信明显增强,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。 以时代之“声”答青春之问: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答卷。面对未来,应如何继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?李鹏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五个坚持”,从青年学生的视角给出答案。一是坚持听党话、跟党走。青年学生要学好专业技能,激发创新活力,鼓励发挥专业特长,参与文化创新;二是坚持学为先、生为本,依托“大国工匠助力大思政课建设京津冀职教联盟”,青年学生要兼具专业能力与文化底蕴,为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勤学苦练。三是坚持承传统、创新篇。赓续中华文脉,学生应主动传承邯郸磁山文化、赵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以马克思主义激活文化优秀因子,实现创造性转化。 两个小时的思政课既有历史纵深的文化解读,又有数字技术的创新呈现;既回应了青年学生的时代之问,又点燃了新时代职教学生的青春之志。课后,学生们纷纷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做文化强国的见证者,更要成为躬身入局的建设者。”